英伟达布局国内AI市场,投资图森未来

发布时间:2017-08-04 00:00
作者:
来源:网络整理
阅读量:1337

据国内媒体报道,国内自动驾驶初创企业图森未来(TuSimple)正式宣布,已获得来自全球芯片巨头英伟达(NVIDIA)的投资,此次投资后,英伟达占图森未来3%的股份。此次投资被计入图森未来的B轮融资中,具体投资额未披露。

更早之前,图森在2016年年初完成5000 万人民币的 A 轮资金,领投方是新浪微创投。

图森未来CEO陈默介绍,数月前英伟达即已达成投资意向,目前融资已交割完毕,投资款已到账,双方才决定对外公布这一信息。

目前图森未来在北京和加州圣迭戈设立两座研发中心,北京技术团队以首席科学家王乃岩、COO郝佳男、自动驾驶研发总监吴楠为代表的海归博士为主,成员来自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南洋理工大学、早稻田大学、东京大学等亚洲名校,团队中仅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就有4人,他们或是博士期间同学,或为同一实验室的师兄弟。加州技术团队以加州理工、卡内基梅隆大学、UCSD等北美名校硕博士为主。其中加州团队有3位高级研究员、研发工程师来自美国无人驾驶名校卡内基梅隆大学,他们在公司成立初期即已加入,是图森加州团队的早期成员,卡内基梅隆大学机器人学研究所MRSD 组亦将图森未来作为定点实习企业。图森团队目前已经增长到近170人,公司将在今年Q2公布L2级别针对非极端天气、非夜间路况的货车自动驾驶demo,而到今年Q4,他们会在中美两地实现L4级别非极端天气、非夜间路况的货车自动驾驶功能性demo。


英伟达布局国内AI市场,投资图森未来


陈默表示,图森未来采用的是摄像头为主要传感器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专注于L4级别(SAE标准,L0-L5级)自动驾驶卡车的研发。通过计算机视觉来实现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对算法和算力提出了巨大挑战,英伟达能够满足自动驾驶和深度学习对算力的需求,并能够根据自动驾驶企业的研发实际进行产品优化和需求定制。选择接受英伟达投资也是基于这一层面的考量。

去年,图森研发的深度学习感知算法去年9月曾在全球权威自动驾驶算法评测数据集KITTI、Cityscapes上获得10项世界第一,目前基于陕汽HD型卡车研发的无人驾驶货运卡车也已经能够上路。

目前我国有1600万名长途货运卡车司机,物流企业人力成本高,卡车司机工作环境艰苦,通过机器替代驾驶员开车的货运自动驾驶市场前景可观。自动驾驶对英伟达产品的需求,让英伟达拥有了可期的巨大市场空间。

目前图森未来使用英伟达多款产品来支持自动驾驶的研发,硬件方面主要有Drive PX 2, K80, Titian X, 1080, 1080 Ti, TX1, TX2,同时还有后端产品CUDA以及cuDNN;另外还包括 NVIDIA  Profiling tools等。图森未来CTO侯晓迪自称早在2000年就成为英伟达铁粉。图森未来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会侧重视觉感知,以毫米波雷达为辅,整体成本希望控制在1万美金以内,应用场景针对货物集散地间的高速公路无人运输。


英伟达布局国内AI市场,投资图森未来


英伟达在AI领域布局已久,CEO黄仁勋有AI教父之誉。英伟达与中美两地的自动驾驶企业均有往来,其NVIDIA Inception Program成员中包括图森未来、速腾聚创等多家自动驾驶和激光雷达初创企业。但投资中国自动驾驶企业尚属首次。

NVIDIA Inception Program是英伟达发起的创始精英项目,并与1300家各个垂直领域的AI初创公司合作,NVIDIA Inception Program的成员可以较早应用NVIDIA 的技术并参与协助NVIDIA 一些新产品线的研发,图森未来、速腾聚创等一批国内自动驾驶技术公司就是NVIDIA Inception Program的成员。

对英伟达而言,投资图森未来是其GPU Venture Program的一部分。英伟达的GPU Ventures Program旨在投注那些全球范围内围绕GPU平台构建商业模式的最好的年轻公司,目前英伟达在这个项目下的已投公司超过25家,横跨AI、生命科学、自动驾驶、VR等领域。在自动驾驶领域,英伟达此前就已经投资了自动驾驶技术公司AImotive以及Drive.ai。

(备注:文章来源于网络,信息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线留言询价

相关阅读
广汽埃安与滴滴自动驾驶战略合作升级
  5月11日消息,自广汽埃安官方获悉,近日,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滴滴自动驾驶公司签订深化合作协议,共同发布无人驾驶新能源量产车项目——“AIDI计划”,并宣布将成立合资公司。据悉,这将是国内首次以整车企业和自动驾驶公司合资的形式推进无人驾驶新能源汽车规模化量产。  早在2021年,广汽埃安和滴滴自动驾驶便官宣达成战略合作,共同研发一款真正前装量产的全无人驾驶车。此次深化合作,也是首次对外界公布双方合作进程已推进至量产阶段。根据AIDI计划,广汽埃安和滴滴自动驾驶将成立合资公司,充分发挥各自产业优势、技术优势,深度探讨智能汽车领域产品创新、应用创新,共同定义和量产共享出行L4无人驾驶新能源汽车,全速推进无人驾驶出行生态建设。AIDI计划,寓意着广汽埃安智能(AION Intelligence)和滴滴自动驾驶智能(DiDi Intelligence)技术的互补,以及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和驾驶智慧(Driver Intelligence)的融合。  首款量产车型将基于广汽埃安AEP3.0高端纯电专属平台、星灵高端电子电气架构及行业领先的多融合感知自动驾驶量产技术,搭载滴滴自动驾驶L4城市泛化引擎和特有的面向出行服务的自动驾驶技术方案。据官方透露,该量产车将于2025年接入滴滴共享出行网络,实现全天候、规模化的混合派单,推动L4商业化加速落地。  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表示,滴滴自动驾驶在共享出行网络和无人驾驶领域的深刻洞察和技术优势,将帮助公司拥抱新技术和新模式,提速智能出行生态布局。而滴滴出行CTO兼滴滴自动驾驶CEO张博也表示,广汽埃安先进的纯电平台和高可靠的智驾冗余套件,能充分赋能新一代无人驾驶量产车,使其在安全、体验、效率等方面具备显著竞争力,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无人驾驶出行服务,加速无人驾驶技术商业化落地。
2023-05-11 09:23 阅读量:1470
工信部发布2021年
行业新闻

工信部发布2021年

工信部在官网上公布2021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称,将进一步聚焦重点领域、注重协同创新、强化应用牵引,持续健全完善汽车标准体系。 此次公布的工作要点共分为强化规划引领,注重顶层设计;聚焦重点领域,优化标准供给;以及深化国际合作,加强标准法规协调三个方面共15点。 要加快战略性新兴领域汽车标准研制。注重电动汽车整车综合性能提升;加快推进整车信息安全、软件升级、自动驾驶数据记录系统等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立项和制定工作;围绕智能网联汽车多场景应用,加快自动驾驶应用功能要求和场地、道路试验方法等标准的制定出台,研究港口、配送等特定应用需求相关标准;针对自动驾驶功能使用差异性,开展自动驾驶功能产品说明书、自动驾驶使用者培训等方面的准化需求探索与研究。 2021年汽车标准化工作,将深入贯彻落实《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等要求,进一步聚焦重点领域、注重协同创新、强化应用牵引,持续健全完善汽车标准体系,为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一、强化规划引领,注重顶层设计1.加快“十四五”标准体系建设。按照国家战略规划和汽车专项规划要求,完成汽车行业“十四五”标准体系建设方案,建立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十四五”标准体系,并明确分阶段具体建设目标。2.完善汽车标准化工作路线图。发布《中国电动汽车标准化工作路线图》(第三版),并做好宣贯和实施工作;结合自动驾驶技术应用情况,启动先进驾驶辅助系统标准制定路线图(第二版)修订工作。3.研究建立汽车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贯彻落实国家智能制造总体建设规划部署,构建涵盖基础共性、关键技术和细分应用等具体领域的汽车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二、聚焦重点领域,优化标准供给 (一)加快战略性新兴领域汽车标准研制1.新能源汽车领域。强化电动汽车安全保障,开展电动汽车整车、动力电池及换电等安全标准实施效果评估,推动传导充电安全要求、碰撞后安全要求等标准发布实施。注重电动汽车整车综合性能提升,加快电动汽车动力性、远程服务与管理、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等标准制修订。聚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使用环节,推动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能耗及续驶里程、低温冷启动、动力性能、车载氢系统、加氢枪等标准制修订。加快关键部件创新突破,开展动力蓄电池、超级电容器、驱动电机系统、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模块等标准制修订。支撑换电模式创新发展,推动换电车辆车载换电系统互换性、换电通用平台、换电电池包及其附件、电池包与车辆和换电站通信等标准预研。支撑电动汽车绿色发展,开展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通用要求、可梯次利用设计指南等标准预研,完成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网点标准制定。2.智能网联汽车领域。适应新技术发展趋势,加快推进整车信息安全、软件升级、自动驾驶数据记录系统等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立项和制定工作;强化基础性标准支撑,完成智能网联汽车术语定义推荐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启动并持续推进信息安全工程、操作系统等基础类标准制定工作;紧跟行业技术应用情况,完成驾驶员注意力监测、车门开启提醒等辅助驾驶系统的审查和报批工作,推动组合驾驶辅助、自动泊车等重点功能标准制定工作;围绕智能网联汽车多场景应用,加快自动驾驶应用功能要求和场地、道路试验方法等标准的制定出台,研究港口、配送等特定应用需求相关标准;针对自动驾驶功能使用差异性,开展自动驾驶功能产品说明书、自动驾驶使用者培训等方面的准化需求探索与研究。3.汽车电子领域。重点推进车载事故紧急呼叫、车载卫星定位系统、免提通话及语音交互等标准的立项及研制工作,加快无线通信终端、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主/被动红外探测系统等关键通信及感知部件标准的制修订进程,深入开展车用芯片、车用存储器、车用传感器等核心半导体和元器件标准研究;统筹推进基础通用类电磁兼容标准制修订工作,启动电磁兼容性要求和试验方法、整车天线系统性能评价等标准的制修订预研;有序推进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功能安全审核评估方法、ASIL等级确定方法等基础支撑类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加快车载以太网标准体系建设及标准项目研究工作;开展电驱动系统车规环境评价、48V供电系统电气要求等国际标准转化工作。(二)持续完善传统汽车与基础领域标准4.汽车节能领域。启动下一阶段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标准、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限值标准的预研及立项;持续推进轻型、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的修订,完成重型商用车辆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标准的审查和报批;开展高效电机、停缸技术等乘用车循环外技术装置评价方法标准的预研;完成轻型汽柴油车、可外接充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能源消耗量标识标准的制定。5.传统整车领域。协调推进整车定义、分类相关标准研究,完成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标准修订。对标国际标准相关要求,组织开展整车性能测试、参数测量、驾乘操控舒适性等标准预研。立足汽车车外噪声污染控制,积极推进整车异响、主动降噪、倒车提示音等标准研究。围绕货运设备和运输模式转型发展,修订完善半挂车、主挂连接互换性等相关标准。加强高压压缩天然气汽车(CNGV)标准研究,做好相关标准制修订。6.汽车安全领域。重点开展行人保护、汽车前后端保护、乘用车顶部抗压强度、侧面碰撞保护、后碰撞安全要求、安全带和约束系统、儿童约束系统、外部凸出物、客/校车座椅强度等整车及零部件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修订完善,推进被动安全标准要求升级。开展驾驶员前方视野、防盗装置、乘用车外部防护、车辆事故救援指南等标准预研及制修订,提升一般安全标准要求。聚焦行业痛点和管理需要,推动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标准评估修订,开展牵引车和汽车列车匹配性相关标准预研,稳步推进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安全标准修订,加快乘用车制动系统标准修订,开展悬架V形推力杆、高度控制阀、乘用车空气悬架等关键部件标准研究。(三)开展绿色低碳及智能制造相关标准研究7.绿色低碳领域。完善汽车生产过程清洁化、生命周期能源低碳化、产品设计绿色化标准子体系,汽车再制造及再利用标准子体系,车用动力电池综合利用标准子体系,开展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及核算办法系列标准的研究,推动汽车清洁化生产和使用。8.智能制造领域。以推进智能化技术在汽车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仓储物流、经营管理、售后服务等关键环节深度应用为重点,研究制定汽车行业智能制造领域的术语和定义、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要求、汽车行业标识应用指南等基础标准,以及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新能源汽车数字化车间、汽车行业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管理要求等关键技术相关标准;考虑标准化工厂和数字化工厂建设需求,开展数据采集流转和分析、生产工艺及工序、虚拟仿真、数字化系统、规模化定制等相关标准研究。(四)研究制定摩托车领域技术标准9.摩托车领域。根据摩托车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及产业发展需求,开展摩托车联网及电子防盗相关标准研究;完善摩托车轮毂电机标准体系,开展高速电机系统标准研制;加快电动摩托车与外部电源传导连接安全要求标准制定立项;组织电动摩托车充换电系统系列标准研究。三、深化国际合作,加强标准法规协调1.发挥多双边合作机制作用。充分利用已经建立的多双边合作机制平台,聚焦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组织标准化路线图合作研究,共同提出国际标准法规提案,联合开展相关测试验证活动。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通过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组建专家组、开展系列培训等方式,促进国内外标准化机构间的对话合作,积极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2.深度参与全球技术法规制定。切实履行联合国世界车辆协调论坛(WP.29)框架下自动驾驶与网联车辆工作组副主席以及自动驾驶功能要求、电动汽车安全、电动汽车与环境、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噪声等非正式工作组联合主席及副主席职责,深入参与各工作组框架下技术法规的制定与协调,推动电动汽车安全第二阶段全球法规发布实施,全面参与动力电池耐久性、燃料电池安全等全球技术法规的研究制定;持续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法规框架完善和具体技术法规制定,深入参与自动驾驶验证方法(VMAD)、数据记录系统(EDR/DSSAD)、信息安全和软件升级 (TFCS/OTA)、自动转向功能(ACSF)等国际法规协调;深度参与联合国法规UN R117(轮胎滚动噪声、滚阻和湿抓地)修订工作,积极贡献“中国方案”。3.加强国际国外标准协同。密切跟踪国际标准化组织道路车辆委员会(ISO/TC22)和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动车辆电能传输系统委员会(IEC/TC69)及其下属工作组的标准化工作进展情况,完成IEC/SMB/SEG11未来可持续交通系统评估组研究任务。履行ISO自动驾驶测试场景工作组召集人职责,推动自动驾驶测试场景系列标准制定工作,明确测试场景标准后续工作计划,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共同推动标准立项和制定工作。加快汽车外部灯具防雾涂层应用和安全玻璃材料透光度确定方法两项国际标准工作进程,重点推进整车及零部件EMC测试、乘用车外部保护、负压救护车等中国牵头的国际标准制修订项目立项。备注: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1-06-29 00:00 阅读量:1650
Mobileye联手WILLER在日本和东南亚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
2020-07-10 00:00 阅读量:1794
自动驾驶和电商的“勾兑”,是不是最好的握手?
  在海外市场,电商发展的“瓶颈”之一就是物流配送,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对于人口密度并不是很密集的地区,配送是一道难题。尤其要核算成本的状况下,人力成本高的市场,配送费用将更高。这也是为何无人机要被物流公司引入的原因所在。电商企业对此也是蠢蠢欲动的。除了无人机之外,无人驾驶也被认为是和物流公司非常匹配的一种模式。我们关注到,包括电商企业对无人驾驶的引入也非常在意的,因为这种模式对他们的发展同样是非常重要的,无人仓储和无人驾驶的衔接对于电商的智能化匹配契合度非常高。  亚马逊高价收购 Zoox?  近日,有消息称,亚马逊有意斥巨资收购自动驾驶企业 Zoox,涉及资金超过了 10 亿美元。对于亚马逊而言,虽然没有自己独立的物流公司,但是对于搭建可以匹配的物流配送也在计划之中。如果能够有自动驾驶被引入到物流配送中,那么对于提升自己的配送过程无疑是非常有助益的。更何况,如今的亚马逊生意做得如此之大,市值如此之高,贝索斯完全有能力在配送市场进行更高更好的升级匹配。有意思的是,特斯拉 CEO 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发推文称,亚马逊 CEO 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收购无人驾驶汽车 Zoox 的行为在“盲目模仿”。其实马斯克并不理解贝索斯对无人驾驶的布局,电商巨头并非对无人驾驶的单独布局,更多的还是和其主营业务的一种契合。  据悉,亚马逊已经同意斥资超过 10 亿美元,并购曾经创下美国初创自动驾驶公司单轮融资记录的 Zoox。对于自动驾驶而言,亚马逊也不是突然地心血来潮,因为早在 2019 年 2 月,亚马逊就参与了另一家自动驾驶初创公司 Aurora 的 B 轮 5.3 亿美元的融资。对于亚马逊来说,如果想涉足到自动驾驶领域,并购是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Zoox 和 Aurora 是目前仅有的可供并购的标的。Zoox 成立于 2013 年,此前累计融资 8 亿美元,估值达 32 亿美元。  值得关注的是,腾讯公司也投资了 Zoox,腾讯投资的是 Zoox 的最近一次融资。在亚马逊的版图中,无人配送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亚马逊在意的环节,除了无人驾驶之外,亚马逊也开启了仓储无人化建设,如果能够引入无人驾驶之后,可以衔接各环节的物流,包括最后一公里的配送,这样也迎合了亚马逊战略体系对仓储物流无人化的需求。如果亚马逊能够成功收购 Zoox,那么就可以尝试各种可能。  困顿中的 Zoox 被收购也实属无奈  据悉,Zoox 目前主要是耕耘在乘用车领域的自动驾驶,该公司设计了一款用于城市地区载客的原型车。早在 2018 年 12 月,加州公共事业委员会给 Zoox 颁发了首张自动驾驶打车服务运营牌照。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虽然 Zoox 取得了牌照,但是在其之后取得牌照的 Waymo 的运维能力更强,Waymo 在加州运营后,马上提供了超过 6000 人次的 Robo-Taxi 服务。Waymo 加州服务首月服务 6299 人次,但 Zoox 的发展却是举步维艰。  更主要的是,Waymo 宣布和沃尔沃合作,双方将共同开发适用于网约车、本地物流车、卡车和私家车的自动驾驶汽车,Waymo 成为沃尔沃汽车集团、极星和领克等的 L4 级别自动驾驶技术全球独家合作伙伴。这对 Zoox 也构成了极大的压力。  作为一家初创企业,Zoox 也曾是踌躇满志,不过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还是颇多,甚至管理层也是矛盾重重,如今的管理层对于 Zoox 的发展和融资逐渐陷入了一个困顿之中。这时候,或许被并购是最好的结局了。  亚马逊对于自动驾驶的构建也是由来已久了,在 2016 年,亚马逊在内部成立了一个无人驾驶技术研发团队。研发无人驾驶卡车及叉车,以进行货物运输。当初,亚马孙收购了一家研发无人配送车的初创公司 Dispatch。收购完成后,亚马逊以 Dispatch 团队为基础,组建了专门开发无人配送技术的研发实验室。到 2019 年 1 月,亚马逊的无人配送车 Amazon Scout 也正式亮相。  电商平台的无人驾驶情结  我们关注到,越来越多的电商平台,对无人驾驶也是“各怀心思”。京东、阿里巴巴,此外百度、华为都纷纷入局无人驾驶领域。此外,按中国工信部要求,2020 年基本 ADAS 自主份额要达到 50%。高级别自动驾驶的仿真路测也进入研发冲刺阶段。其中,百度公司在无人驾驶领域的国内市场是率先入局的,其 Apollo 技术框架顶层的 Apollo 仿真引擎拥有海量实际路况和自动驾驶场景,基于大规模云端计算容量,目标是赋予开发者“日行百万公里”的训练能力。2020 年 3 月,中国首个 L4 级自动驾驶开放测试基地在重庆开工,百度 Apollo 自动驾驶测试运营中心将设立,打造“虚拟仿真+封闭试验+开放测试”的全链条能力。  此外,2019 年 4 月,华为云发布了自动驾驶云服务八爪鱼(Octopus),提供模型搭建、训练、仿真、标注等全生命周期服务。2019 年 11 月,腾讯发布了自动驾驶仿真系统 TAD Sim,其卖点是使用专业游戏引擎、工业级车辆动力学模型、虚实一体交通流等技术,“让虚拟场景无限接近真实世界”。2020 年 4 月,阿里通过达摩院发布了“混合式仿真测试平台”。而谷歌旗下自动驾驶公司 Waymo 的仿真测试软件 Carcraft 并不对外开放,而是服务于自己车型的大规模测试,目前已完成 100 亿英里(161 亿公里)的仿真路测。  甚至在 6 月 27 日上午,滴滴出行首次在上海进行了自动驾驶网约车开放道路体验,并与央视新闻就全流程进行了一场长达 2 个多小时的直播。上海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载人示范应用也宣布启动。公开资料显示,滴滴自 2016 年开始组建团队,投入自动驾驶研发测试。到 2019 年 8 月,滴滴将旗下的自动驾驶部门升级为独立公司。2020 年 5 月 29 日,滴滴自动驾驶公司首次对外融资,拿下了由软银愿景基金领投的超 5 亿美元融资。  相对于共享经济服务,电商企业杀入到无人驾驶领域,更多的是对最后一公里以及无人仓储之间的匹配,这是大仓储大物流的基本配置,包括无人机领域的研制应用,都是在智能化发展中必然经历的一环。亚马逊、沃尔玛、京东、阿里巴巴都是这样的构思和设想,而百度、华为、谷歌等互联网巨头对于无人驾驶市场的涉足是对未来智能出行的布局。在技术的演变中,科创企业在技术上的积累,随着 5G 网络的建设,也必然会进入到一个新时代。
2020-06-29 00:00 阅读量:1588
  • 一周热料
  • 紧缺物料秒杀
型号 品牌 询价
MC33074DR2G onsemi
CDZVT2R20B ROHM Semiconductor
TL431ACLPR Texas Instruments
BD71847AMWV-E2 ROHM Semiconductor
RB751G-40T2R ROHM Semiconductor
型号 品牌 抢购
BU33JA2MNVX-CTL ROHM Semiconductor
IPZ40N04S5L4R8ATMA1 Infineon Technologies
ESR03EZPJ151 ROHM Semiconductor
STM32F429IGT6 STMicroelectronics
BP3621 ROHM Semiconductor
TPS63050YFFR Texas Instruments
热门标签
ROHM
Aavid
Averlogic
开发板
SUSUMU
NXP
PCB
传感器
半导体
相关百科
关于我们
AMEYA360微信服务号 AMEYA360微信服务号
AMEYA360商城(www.ameya360.com)上线于2011年,现 有超过3500家优质供应商,收录600万种产品型号数据,100 多万种元器件库存可供选购,产品覆盖MCU+存储器+电源芯 片+IGBT+MOS管+运放+射频蓝牙+传感器+电阻电容电感+ 连接器等多个领域,平台主营业务涵盖电子元器件现货销售、 BOM配单及提供产品配套资料等,为广大客户提供一站式购 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