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11亿美元收购HTC部分手机业务

发布时间:2017-09-22 00:00
作者:Ameya360
来源:网络整理
阅读量:1411

今天(9月21日)上午,HTC(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和Google(谷歌)共同宣布签署协议。

根据该协议,Google 延揽原参与打造Google Pixel手机的HTC成员加入 Google。就此次交易,HTC 将收到 11 亿美元之交易价金。此外HTC也将其智慧财产权非专属授权予谷歌使用。

HTC称,本协议将使 HTC 聚焦于自有品牌智能手机业务,持续执行精简产品组合策略、提升营运效率和财务弹性。 HTC仍将拥有优秀的研发人才发展自有品牌智能手机,今年上半年已成功推出旗舰产品 HTC U11,目前 正积极准备下一代旗舰手机。同时,HTC 将持续构建虚拟实境生态系统,发展 VIVE 版图,并继续投入物 联网、扩增实境和人工智慧等各项领域的创新。

对 Google 而言,这项协议进一步强化了对智能手机及硬体产品事业的投入和承诺。除了延揽优秀和经验 丰富的专业团队人才,Google 也将取得 HTC 智慧财产权的授权,以支持其 Pixel 智能手机系列产品的研发。这项协议也显示 Google将中国台湾视为创新科技的关键枢纽,并且针对台湾所进行的重大投资。

HTC董事长兼执行长王雪红表示:“身为全球智能手机的领导者,HTC在尖端科技的创新研发上写下令人惊艳的记录,包括无可比拟的智能手机价值链,智慧财产权组合以及一流的人才和系统整合能力,一 直以来都是 Google 在发展 Android 市场的最佳推手。这次和 Google 共同签订此协议代表双方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再次迈出稳定的一大步,不仅为 Google 硬体业务注入强大的创新研发动能,亦确保 HTC 在 智能手机和 VIVE 虚拟实境事业可持续创新。我们坚信 HTC 具备足够的优势,能够保有我们丰硕的创新 成果,并有充分的发展潜力实现未来最新一代的创新产品与服务。”

Google硬件资深副总裁 Rick Osterloh 表示:“HTC 一直是 Google 的长期策略合作伙伴,设计出许多市场 公认最美丽、 最高端的行动装置。我们非常兴奋也迫不及待地欢迎 HTC 团队加入 Google,为全球消费性 产品注入更多的创新动能与发展。”

本交易之完成仍待协议所订的先决条件之成就,包括但不限于向相关主管机关申报取得核可,目前预计将于2018年初完成。

无力回天的手机业务

据调研机构IDC发布的数据显示,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排名上,HTC已彻底跌出前十,市场份额仅有0.68%。受到影响,去年HTC营收巨挫35%,并创11年来最低,同时落下105亿新台币的重度亏损。

事实上,HTC近年智能手机业务下滑严重。财报显示,从2015年第二季度开始,HTC出现亏损,之后一直跌跌不休。2016年四个季度,净亏损额分别为26亿新台币(约合5.93亿元人民币)、31亿新台币(约合7.07亿人民币)、18亿新台币(约合4.11亿人民币)和31亿新台币(约合7.07亿人民币)。2016年的总收入则同比下降了35.8%,为781亿元新台币(约合178亿元人民币)。

8月14日,HTC发布2017年度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2017年第二季度营收约35.45亿元,环比增长11%,税后净亏损约4.29亿元,环比下降3.9%。这是HTC连续九个季度报亏。噩梦还在继续。HTC最新月度财报显示,今年8月集团总营收为30亿元新台币,创下近4年来的最低月度收入纪录,同比收缩54.4%。

过去5年,HTC市值蒸发近75%,如今的市值仅剩19亿美元,手机业务在整个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不足2%。其手机业务已经掉入谷底。

财报连续亏损,手机市场份额暴跌,市值蒸发严重……那个曾经辉煌的HTC一去不复返,如今还不得不想尽快脱手这块“曾经的香饽饽如今的烫手山芋”,以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VR硬件发展中去。

曾经的一代王者

HTC曾一度站在手机市场巅峰。

1997年,台湾电脑工程师卓火土和周永明决定创业,做当时还没有的掌上电脑(俗称PDA)。他们找到当时风头正劲的王雪红,双方面谈后一拍即合,在当年5月成立了宏达电子科技公司(即HTC)。收购迪吉多的康柏公司(后被惠普收购)认同PDA项目,向他们下了代工订单,2000年双方联合推出第一代产品iPAQ,大获成功。此后,PDA市场开始爆发,惠普、戴尔、Palm等纷纷找HTC代工PDA,让HTC迅速成为该领域的代工之王。

HTC在2002年就开始涉足手机业务,帮助微软制造搭载Windows系统的手机,并迅速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商之一。HTC曾为多家运营商供应贴牌产品,如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AT&T、Orange、T-Mobile、Verizon、Sprint、SoftBank等多家全球运营商。 也曾代工生产如HP、Dell、Fujitsu-Siemens、Palm、Sony Ericsson等品牌的Windows Mobile智能手机。

2002年,HTC与微软联合推出具有通话功能的PDA产品XDA,即“智能手机”的雏形,由运营商投入市场后效果超乎想象,此后欧洲电信运营商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疯狂涌入该市场,排着队向HTC下订单,这种模式不久又被复制到了美国,效果同样明显。

就这样,HTC成为智能手机第一波浪潮的大赢家,迅速依靠电信运营商打开了欧美市场。

2004年,卓火土辞去CEO之职,宣布退休,继任者为周永明,对于周永明而言,HTC当时的情况看上去不错,却存在利润下滑的危机。

随着智能手机产业的崛起,各路资本、各个品牌、各家代工商纷纷涌入市场,而激烈的竞争导致利润下滑,首当其冲的便是代工商。

在这种情况下,周永明和王雪红决定创立自己的品牌。2006年,HTC从手机代工厂转型自主品牌。

2008年9月,HTC与电信运营商T-Mobile联合推出了全球第一款搭载安卓系统的智能手机——T-Mobile G1,该款手机大获成功,HTC在手机市场声名鹊起。

2008-HTC G1

随后,HTC乘胜追击,分别于2008年发布HTC Diamond,2009年发布HTC Hero。其中,前一款手机搭载微软WM系统,以造型惊艳著称;后一款则搭载Android系统,并推出多点触控功能,在体验上完胜塞班系统和WM系统,成为与iPhone齐名的高端机。

2008年到2012年间,HTC凭借安卓的红利和每月一部的更新速度踏上了“王者之路”。

公开数据显示,2010年,HTC的智能手机出货量为2460万部,占全球智能手机总出货量的8.3%左右;2011年,HTC销量达到了约4300万部,所占份额攀升至9.1%,市值一度达到338亿美元,成为全球市值仅次于苹果的手机制造商,在美国市场超越诺基亚,与苹果平分秋色,出货量甚至一度超越苹果,俨然全球智能手机双雄之一。

然而,达到巅峰之后的HTC发生了逆转。此时,站上王者位置的HTC完全陶醉,当iPhone5携带IOS出击时,HTC毅然操起了长矛以一个月出一部新机的勇气与对方展开了“机海战术”,以试图在高端市场同苹果死磕。

结果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苹果运用猛烈的专利炮击将HTC打得晕头转向。2011年12月19日,应苹果公司之起诉,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裁决HTC部分手机产品侵犯苹果专利权,禁止其相关产品在美国销售,自2012年4月19日起执行。

就在HTC与苹果正面作战的同时,三星Galaxy系列斜刺杀入,并通过地毯般的广告营销从HTC手中疯狂抢夺高端客户。

虽然2012年11月HTC与苹果和解,撤销了之前所有的专利诉讼,并与HTC签订了为期十年的专利交叉授权协议。然而,HTC在美国市场的好日子再也没有回来,其2013年的市场份额较2012年又跌了将近一半,到2014年时剩下不到5%,并延续至今。

苹果、三星 两面受夹的HTC开始在欧美市场节节败退,并不得已将眼光转移到了中国大陆市场。

此时,中国大陆市场正处于“战国时代”,高端市场被苹果和三星占据,中低端市场则被小米、华为、中兴、联想、酷派占据,其中,前者拥有品牌号召力,后者则拥有更高的性价比。

而迈进大陆的HTC很长时间也不愿降低自己的身段,依然恪守着高价路线,HTC主攻大陆市场,却不理解中国消费者真正的需求。虽然后来无奈推出了中端机型Desire系列,但却未能激发起消费者的热情。

2016年初,HTC推出了旗舰手机HTC 10,原本希望用精良的设计、高端的配置和品牌溢价,向全球用户证明自己的实力,不料该产品没能在市场中形成足够的影响力,很快就被市场淘汰了。

错过了手机市场高速发展的风口,如今HTC想要在当下的手机市场来一个咸鱼翻身已不可能。

为何走向了没落?

以美国市场为例,苹果的确启动了对HTC的专利权诉讼,但又很快改变了这一政策,那份禁售令也没有执行多久。按照正常逻辑,HTC的市场份额此后应该止跌回升,然而事实却是该数字继续腰斩式下滑。

对于这一吊诡现象,有人分析说是因为HTC的产品不行,并罗列出大量技术缺陷的证据。实际上这一分析说不通,因为那些技术缺陷即便有,也是早已存在的,2013年的产品不可能比2011年的产品严重倒退,也不可能因为一些“技术缺陷”,就在一年之内损失半数市场份额。

还有人指责周永明“管理粗暴”,导致首席产品官、首席运营官、中国区总裁、首席营销官等高管在2013年到2014年集体离职。这种分析听上去有道理,但仔细一想也不对,乔布斯的管理难道温和?何况这些高管离职,更像是因无力阻止业绩下滑而选择脱身,而非负气出走。

为何一代王者走向了没落?

1.成也运营商运营商、败也运营商

有人这样解读:HTC之前超高的市场份额,主要由其合作伙伴——电信运营商贡献,而禁售令中断了这一合作,导致电信运营商更换了代工商。禁售令解除后,HTC挤不进这一产业链条了,同时又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强大渠道,才一蹶不振。

HTC的最大软肋就是对电信运营商的严重依赖,而从另一角度看,这又是它走向成功的基础。

2.战略失策

产品线定位混乱、价格战略失策是HTC颇为人诟病的一点。

后期的HTC在经历不成功的精品策略之后,转而又开始实行机海策略,特别是在2015年到2016年期间,连续推出了十几款机型,这让本来就快让人记不住的HTC品牌再一次被模糊和稀释掉。

用“机海战术”对付苹果的“精品路线”,这种策略一开始是有效的,因为总有一款机型能押中需求。但从长期来看,这种策略却带来了恶果。

HTC的产品节奏太快了,以致消费者都对不上号,每个产品周期都不足以传达给他们足够的品牌影响力。此外,由于机型太多,每款机型的配件都无法达到足以降低成本的数量,而这又将HTC的价格架在了“高端”。

等周永明意识到“机海战术”是个大坑,转型走“精品路线”时,HTC的出货量已经严重衰退,失去了与配件供应商谈判的筹码,同时其地位已被三星取代。

3.偏执的“四下巴”

HTC的偏执也是没落的重要原因。

一个在设计方面很简单的例子,为了实现立体音效,HTC固执地将“四下巴”的设计保持了很长一段时间,而之所以这样设计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巨大体积的音效元件使得HTC必须在机身底部为其预留出两层“下巴”的空间,这和越来越追求高屏占比的手机行业发展趋势背道而驰,并且完全不顾消费者的负面反馈,已经近乎偏执的状态。

4.缺乏供应链控制

既不具有三星能够控制上游的CPU、闪存、内存、显示屏以及中游的设计与组装制造的功夫,也不能像苹果那样强势操控下游厂商和自己研发手机芯片,HTC所有的零配件都来自第三方。

这种供应链管理的明显劣势使得HTC的命门始终为他人甚至竞争对手所控。于是,只要需要,诺基亚、三星和苹果都会随时扬起专利封杀之剑,并让HTC摔得遍体鳞伤;至于三星按照自己的兴趣偶尔上演对HTC断货的恶作剧,后者也只有忍气吞声作罢。关键是,由于核心元器件的缺席,HTC的议价能力始终遭遇钳制,成本被锁定于高位之上,这也是HTC不能放开膀子在中低端市场拼命一搏的根本原因。

5.不重视中国市场

美国市场失守、对中国大陆市场重视程度不够,也是HTC走向没落的一大原因。

在HTC最好的年华里,与中国市场擦肩而过。作为对比,HTC自己一直认为的竞争对手——苹果、三星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可以说是与HTC截然相反。

苹果、三星的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与积极,得到了正向反馈,让他们也尝到了甜头,长期稳坐中国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头把交椅。中国市场也成为了他们最为重要的市场,成为了影响他们财报营收、利润表现的关键因素,中国市场的风吹草动,都可能会引起他们的警觉。但对比发现,HTC几年下来,依旧是不懂与不重视中国市场,对市场权重的判断依旧处于严重失误。

结语:无论如何,HTC在手机业务方面已无力回天,如今割肉谷歌或是一个无奈中的明智选择,对于这一代王者的结局,旁观者只能无比唏嘘。

(备注:文章来源于网络,信息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线留言询价

相关阅读
从TPU v1到Trillium TPU,苹果等科技公司使用谷歌TPU进行AI计算
  7月30日消息,苹果公司周一在一篇技术论文中表示,支撑其人工智能系统Apple Intelligence的两个人工智能模型是在谷歌设计的云端芯片上进行预训练的。这表明,在训练尖端人工智能方面,大型科技公司正在寻找英伟达以外的替代品。  不断迭代的谷歌TPU芯片  随着机器学习算法,特别是深度学习算法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对于高效、低功耗的AI计算硬件需求日益增长。传统的CPU和GPU在处理这些算法时存在效率较低的问题,促使谷歌等科技巨头开始探索专用AI加速芯片的研发。       谷歌在2015年左右开始规划开发新的专用架构处理器,旨在优化机器学习算法中的张量运算执行过程。经过快速迭代和研发,谷歌于2016年发布了首个TPU版本(TPU v1),专门用于大规模机器学习加速。       TPU v1部署于数据中心,用于加速神经网络的推理阶段。拥有65536个8-bit MAC(矩阵乘单元),峰值性能为92 TOPS(每秒万亿次操作),以及28 MiB的片上内存空间。相比于CPU和GPU,TPU v1在响应时间和能效比上表现出色,能够显著提升神经网络的推理速度。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谷歌相继推出了多个TPU版本,不断提升性能和功能。例如,TPU v2和TPU v3被设计为服务端AI推理和训练芯片,支持更复杂的AI任务。TPU v4则进一步增强了扩展性和灵活性,支持大规模AI计算集群的构建。       在面对争议和质疑后,谷歌推出了TPU v5e版本。TPU v5e在架构上进行了调整,采用单TensorCore架构,并在INT8峰值算力上有所提升。尽管在BF16峰值算力上略低于前代版本,但TPU v5e更适用于推理任务,并体现了谷歌在AI算力服务市场的战略选择。       在今年5月的I/O开发者大会上,谷歌又发布了第六代张量处理单元 (TPU) ,称为Trillium。Trillium TPU 可以更快地训练下一波基础模型,并以更少的延迟和更低的成本为这些模型提供服务。至关重要的是,Trillium TPU 的能效比 TPU v5e 高出 67% 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Trillium 可以在单个高带宽、低延迟 Pod 中扩展到多达 256 个 TPU。除了这种 Pod 级可扩展性之外,借助多切片技术和Titanium 智能处理单元 (IPU ),Trillium TPU 还可以扩展到数百个 Pod,从而连接建筑物级超级计算机中的数万个芯片,这些芯片通过每秒数 PB 的速度互连数据中心网络。       谷歌表示,Trillium TPU 将为下一波 AI 模型和代理提供动力,包括自动驾驶汽车公司Nuro、药物发现公司Deep Genomics、德勤等企业也采用其TPU产品进行应用。  越来越多企业使用谷歌TPU芯片满足AI计算  据谷歌官方信息,其最新TPU的运行成本每小时不足2美元,但客户需提前三年预订以确保使用。自2015年专为内部工作负载设计的TPU问世以来,谷歌于2017年将其向公众开放,如今,TPU已成为人工智能领域最为成熟和先进的定制芯片之一。       谷歌在其多个设施中使用了自研的TPU(Tensor Processing Unit)芯片。谷歌云平台广泛使用了TPU芯片来支持其AI基础设施。这些芯片被用于加速机器学习模型的训练和推理过程,提供高性能和高效的计算能力。通过谷歌云平台,用户可以访问到基于TPU芯片的虚拟机实例(VM),用于训练和部署自己的机器学习模型。       除此之外,已经有多家公司使用谷歌的TPU芯片,如苹果,苹果在最新发表的技术论文中承认,公司采用了谷歌张量处理单元(TPU)训练其人工智能模型。       在周一发布的技术论文中,苹果详细介绍为支持苹果个人智能化系统Apple Intelligence而开发了一些基础语言模型,包括一个用于在设备上高效运行的约30亿参数模型——端侧“苹果基础模型”(AFM),以及一个为苹果云端AI架构“私有云计算”(Private Cloud Compute)而设计的大型服务器语言模型——服务器AFM。       苹果披露,训练模型采用了谷歌研发的第四代AI ASIC芯片TPUv4和更新一代的芯片TPUv5。苹果在8192块TPUv4 芯片上从无到有训练服务器AFM,使用4096的序列长度和4096个序列的批量大小,进行6.3万亿token训练。端侧AFM在2048块TPUv5p芯片上进行训练。       此外,Anthropic这家被誉为“OpenAI劲敌”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据悉是谷歌TPU芯片的早期用户之一。Anthropic使用谷歌Cloud TPU v5e芯片为其大语言模型(LLM)Claude提供硬件支持,以加速模型的训练和推理过程。Hugging Face和AssemblyAI这两家同样在人工智能领域备受瞩目的初创公司也在大规模使用谷歌TPU芯片来支持其AI应用。       另外,许多科研机构也在使用谷歌TPU芯片来支持其AI相关的研究项目。这些机构可以利用TPU芯片的高性能计算能力来加速实验过程,推动科研进展。一些教育机构也将谷歌TPU芯片用于教学和培训目的,帮助学生和研究人员学习和掌握机器学习技术。  写在最后  长期以来,英伟达的高性能GPU在高端人工智能模型训练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包括OpenAI、微软、Anthropic在内的多家科技公司纷纷采用其GPU来加速模型训练。但在过去几年里,英伟达GPU始终供不应求,为此谷歌、Meta、甲骨文及特斯拉等企业都在自研芯片,以满足各自人工智能系统与产品开发的需求。       不仅如此,如谷歌,虽然TPU最初是为内部工作负载而创建,而其凭借着诸多优势,现在正得到更广泛的应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不断扩大,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企业选择使用谷歌TPU芯片来满足其AI计算需求。
2024-07-31 10:54 阅读量:438
谷歌宣布推出Arm架构AI芯片Axion
是否要回归办公室?谷歌高管远程办公政策激怒员工
近期谷歌不透明的远程办公政策正在引起员工的愤怒。上周,谷歌高管乌尔斯·霍尔泽(Urs Holzle)宣布,他将前往新西兰办公。然而谷歌员工认为,这是一种给高管的特殊待遇。 目前,全球各地的谷歌员工正在制定疫情后的工作计划。过去几个月,资深的现场可靠性工程师劳拉·德维辛(Laura De Vesine)一直在与公司争论调整办公地点的问题。在受够了谷歌僵化的政策之后,她提交了辞呈。她的最后办公日是本周五。 在德维辛看来,谷歌试图在远程办公的一年后将员工重新集中到办公室,这是一种毫无决断、走回头路的行为。去年秋季,她的团队被告知需要从加州太阳谷办公室搬迁到北卡罗来纳州。避开旧金山湾区高昂的房价,不再需要长途通勤,这对她来说很有吸引力。然而,这一搬迁将伴随15%的降薪。而到3月底,团队被进一步告知降薪比例会达到25%。大约1个月之后,搬迁计划被整体取消。 德维辛说:“我实际上不可能在离开湾区的情况下为谷歌工作,这种感觉足以让我离开。这是因为,谷歌没有把人的需求放在首位。我们在工作之外有自己的生活,人们实际上都有家庭。” 远程办公潮流正在席卷美国大公司,Twitter和Reddit已全面接受远程办公的模式,但谷歌一直不愿永久实施远程办公政策。面对员工关于远程办公日益强烈的需求,谷歌也不是唯一一家遭遇问题的公司。苹果也面临着员工的强烈抗议,而Facebook刚刚把远程办公选项扩大至所有员工。然而,谷歌在处理这方面问题时的方式引起了特别的关注。 今年5月,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宣布了“混合”办公环境的计划。从9月份开始,大部分员工将需要每周至少在办公室工作3天。在新的框架下,20%的员工将远程办公,另20%员工可以在新的地点工作。选择搬迁的员工需要根据当地市场行情调整薪酬。谷歌的大部分团队仍然需要返回他们之前的办公室。 谷歌的员工表示,随着公司试图厘清,哪些员工在哪里办公,获得多少薪酬,关于调动、薪酬调整和远程办公的紧张局势已经爆发。关于办公地点调动的竞争以及降薪的可能性正在引发愤怒。谷歌的每个人都在被卷入办公政策的争议中。 谷歌发给员工的电子邮件显示,上周,谷歌最资深的高管之一乌尔斯·霍尔泽宣布将前往新西兰远程办公,引发了普通员工的进一步不满。霍尔泽的计划激怒了普通员工,他们认为这是公司领导层享受的特殊待遇。对低级别员工来说,他们不得不经历艰难、漫长而不确定的申请流程。 谷歌发言人拒绝让霍尔泽接受采访。该发言人称,霍尔泽的搬迁申请是去年提交并获得批准的,当时谷歌的回归办公室政策尚未确定。但由于疫情带来的旅行限制,他实际的搬迁时间被推迟了。 此前,谷歌员工在抗议公司领导层方面已经有过很多经验,针对的问题包括打击性骚扰的政策,以及是否应该开除批评公司人工智能系统的研究员。远程办公政策正在制造新的矛盾。 实际上,最终受影响的可能并不只是谷歌。20多年来,这家搜索巨头奠定了硅谷总体的办公室文化,例如开创了免费食品和健身房等员工福利。谷歌远程办公政策的影响可能非常深远,许多其他公司将谷歌的做法视为指南。 Sparkx5与企业客户合作,改善公司文化。该公司CEO安德里亚·瓦纳克(Andrea Vanacker)说:“谷歌在行业中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许多组织可能会被谷歌的做法鼓舞,他们会认为,‘非常有趣,我们应该做同样的事。’” 新西兰的“试验”霍尔泽是谷歌负责技术基础设施的高级副总裁,也是公司内备受尊重的人物。他是谷歌的首批10名员工之一,被认为奠定了谷歌服务器和网络的技术基础。然而在许多谷歌员工看来,他6月29日发送的搬迁电子邮件表明,公司的远程办公政策存在明显的不公。 霍尔泽在邮件中写道:“在美国生活30年之后,我和妻子都觉得,是时候考虑换个地方了。我们决定在新西兰住一年,看看是否喜欢。需要明确的是,我不是退休,只是换个地方工作。” 在电子邮件中,他称此举是一次试验,并表示继续在太平洋时区工作对他而言不成问题,因为他是“早起的人”。在邮件的结尾,他还用新西兰毛利语对员工表示祝福。 然而谷歌的两名员工表示,霍尔泽的情况反映了公司的“虚伪”政策。他们抱怨称,公司采取双重标准,高级管理者适用于不同的规则。目前正在申请远程办公的谷歌员工被告知,公司最早要到8月份才会做出决定。然而,霍尔泽的申请在整体流程开始前就获得了批准。 员工们认为,霍尔泽的决定特别令人迷惑,因为他一直反对远程办公。辞职员工德维辛表示,霍尔泽的政策就是不支持远程办公,除非他们被被动地分配到某个其他办公室。此外他还认为,只有达到一定资历的员工才适合远程办公。 谷歌发言人拒绝对这些说法做出回应,但表示每个员工都有资格申请远程办公,无论他们所在的团队或部门。在相关报道发表后,该发言人补充称,在霍尔泽所管理的部门,所有级别的员工都有资格申请远程办公或调动。 目前尚不清楚,霍尔泽本人的薪酬是否会根据市场水平来调整,就像其他搬迁的员工一样。谷歌发言人拒绝就霍尔泽的薪酬情况作出回应。如果新政策也适用于霍尔泽,那么他应该会被降薪。Expatistan的数据显示,谷歌总部加州山景城的房价比新西兰最大城市奥克兰的房价高出18%。 “必须辞职”谷歌在降薪方面的立场在公司内部遭到了强烈反对。Reddit等其他科技公司表示,无论员工是在旧金山还是纽约工作,都会正常向员工支付薪酬。然而,谷歌在调薪方面采取了更强硬的立场。上月,谷歌发布了一个内部工具,让员工自己评估,如果搬迁薪酬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一名常驻旧金山的谷歌员工表示,他们希望从加州离开,和家人住在一起。谷歌在他希望生活的城市没有办公室,因此这名员工申请了远程办公。但根据薪酬工具的评估,他将遭遇25%的降薪。 这名员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种情况让他们考虑离开公司。“我不会选择谷歌,而不是家人。如果我既无法和经理一起工作,也没有其他办法,那么就只能辞职。谷歌也没有那么好。” 谷歌的远程办公政策也在对员工的家人造成影响。一名谷歌员工的家属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该员工在疫情期间搬到了美国东海岸,从而可以和她住在一起。现在,随着这名员工可能于9月份返回旧金山湾区,他们可能会结束目前的关系。 一些员工在猜测,谷歌为什么要坚持线下集中办公。谷歌对办公室进行了大笔投资,一些项目仍在开发中。如果员工大规模远程办公,那么这些办公室投资就将失去价值。今年5月,加州圣何塞批准了占地80英亩的谷歌新园区计划,其中包括办公楼、公寓和零售店。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研究劳动力薪酬的教授杰克·罗森菲尔德(Jack Rosenfeld)表示,谷歌的形象就包括奢华的办公设施和新奇的文化,因此关于调动和调薪的严格政策可能会鼓励员工留在原地。 罗森菲尔德说:“这可能是为了阻止人们搬迁。如果想要鼓励员工,而不被视为强制或违背原先的承诺,那么一种方法就是引入调薪机制。” 员工们表示,回到办公室工作最困难的问题之一就是无法与家人一起规划未来。一位谷歌员工表示,在今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公司对于相关流程都是“含糊其辞,毫无帮助”。这意味着员工无法决定如何规划未来,包括孩子的上学问题以及租房问题。 德维辛说:“对我来说,最大的痛点就是不确定性。谷歌的管理层一直不愿给出明确的政策,以及现实可行的政策。”备注: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1-07-09 00:00 阅读量:2234
谷歌欲天价”收购Salesforce,要从亚马逊、微软手里抢云计算的市场?
谷歌欲出 2500 亿美元的“天价”收购 Salesforce,这也是继 oracle 和微软之后,又一家巨头参与到竞逐当中,这一价格相比两年前 Oracle 的 440 亿美元更有吸引力,也是最接近收购的一次。 目前,亚马逊云服务(AWS)在云计算市场中占据了 47%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微软 Azure 以 16%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位,而谷歌则以 4%的份额排名第三。 由此可见,在公共云市场,谷歌云的最大竞争对手就是亚马逊的 AWS 和微软的 Azure。因为不管是市场份额也好,还是增长率也好,谷歌云都低于亚马逊 AWS 和微软 Azure。 为了缩小与亚马逊和微软的差距,壮大实力,谷歌云计算部门采取了并购战略。比如,去年 2 月,外媒报道称,谷歌计划收购云服务初创公司 Alooma;去年 6 月份,该公司以 26 亿美元的全现金收购数据分析公司 Looker;去年 7 月份,该公司曾宣布将收购云存储服务商 Elastifile。 现在,谷歌可能以 2500 亿美元收购 Salesforce,以更好地与亚马逊和微软竞争。 据业内人士分析,Salesforce 对于谷歌而言的确有弯道超车的可能,但是也有翻车的可能。 第一、  Salesforce 这么多年积累的确可以让谷歌一夜之间实现反超。 第二、  多年来 Salesforce 一直与 AWS 保持战略关系,甚至 Salesforce 高管说过,AWS 在哪我们就把 Salesforce 布到哪,如果被谷歌纳入囊中,伙伴和用户都会面临的迁移二选一,这样很可能会破坏原有 Salesforce 的运营法则。 第三、  Salesforce 真的能成为谷歌反超微软和 AWS 的一剂良药吗?这里还要打个问号,从整个市场的分析来看,非常不看好这次收购的大有人在。认为谷歌云计算业务没有做起来要从自身找原因,为什么接连被 AWS 和微软云超过值得 Google 内部反思。 Salesforce 创立于 1999 年,总部位于美国旧金山,该公司创始人马克·贝尼奥夫(Marc Benioff)是前甲骨文高管。该公司是企业客户关系管理软件提供商,它提供基于云计算的先进 CRM(客户关系管理)解决方案。该公司旗下比较受欢迎的产品包括销售云(帮助销售人员提高工作效率)、Desk.com(为小企业和其消费者提供在线支持解决方案),以及 Chatter(企业内部社交网络)。
2020-01-13 00:00 阅读量:1562
  • 一周热料
  • 紧缺物料秒杀
型号 品牌 询价
RB751G-40T2R ROHM Semiconductor
CDZVT2R20B ROHM Semiconductor
MC33074DR2G onsemi
TL431ACLPR Texas Instruments
BD71847AMWV-E2 ROHM Semiconductor
型号 品牌 抢购
IPZ40N04S5L4R8ATMA1 Infineon Technologies
STM32F429IGT6 STMicroelectronics
BU33JA2MNVX-CTL ROHM Semiconductor
BP3621 ROHM Semiconductor
ESR03EZPJ151 ROHM Semiconductor
TPS63050YFFR Texas Instruments
热门标签
ROHM
Aavid
Averlogic
开发板
SUSUMU
NXP
PCB
传感器
半导体
相关百科
关于我们
AMEYA360微信服务号 AMEYA360微信服务号
AMEYA360商城(www.ameya360.com)上线于2011年,现 有超过3500家优质供应商,收录600万种产品型号数据,100 多万种元器件库存可供选购,产品覆盖MCU+存储器+电源芯 片+IGBT+MOS管+运放+射频蓝牙+传感器+电阻电容电感+ 连接器等多个领域,平台主营业务涵盖电子元器件现货销售、 BOM配单及提供产品配套资料等,为广大客户提供一站式购 销服务。